“三月三,蒿子粑粑扎蛇眼”
在土寨苗鄉(xiāng),還有一種習俗,叫“三月三,蒿子粑粑扎蛇眼”。
“蒿子粑粑扎蛇”,這是什么意思呢?就是農(nóng)歷三月初三日,家家戶戶做蒿子粑粑吃,以此象征著用蒿子粑粑把蛇眼堵塞,不讓毒蛇出洞,使人畜免遭其傷害。
陽春三月,氣溫上升,地暖風熱,經(jīng)過一個冬天冬眠的各種蛇便蘇醒過來,蠢蠢欲動,傳說,用一種名叫蒿草的草本植物搗爛,浸泡,去汁,揪干,然后散開,用糯米粉拌和,做成粑粑敬神,便能將毒蛇堵在洞內出不來,使人畜免遭其害。這種古老的習俗,已沿襲兩千多年了,但至今仍在湘西一帶盛行。當然,隨著文化科技知識的傳播,今天做蒿子粑粑完全是作為一種美食品嘗,決不是以往那種帶迷信色彩的“敬神消災”了。
蒿子粑粑的做法與吃法是:先上山采擷嫩蒿(俗名“粑粑蒿”,面綠,葉底微白帶絨毛),回來搗碎、浸泡,去其汁、揪干,然后用糯米粉拌和,做成圓粑粑,中間包臘內和鹽菜、蔥(也有不包臘肉芝麻粉和糖的),蒸熟吃熱的,或冷卻后或燒烤或再蒸都行。這種蒿子粑粑吃起來又香又甜,美味可口,實乃獨具地方特色的食品。
團馓與炒米
團馓,俗名“糯米馓子”,是苗族、土家族、白族與漢族都愛吃的一種特產(chǎn)。制作方法:用地道和上等糯米蒸熟,倒入一種特制的木板做底、圍篾做圓圈的模子內,將熟糯米壓平并用一種農(nóng)家栽種的紫果水或食色素在上面畫上“喜”字等吉祥圖案,等冷卻后再取出來,然后曬干、儲藏,或達親友,或逢年過節(jié)自食,吃時用植物油炸酥,味道又香又甜又脆,十分可口。
炒米的制作與團馓部分相同,先將上等糯米淘洗 ,浸泡,然后過濾,蒸熟,倒地竹簟上用手捏散,制成“陰米”曬干。吃時,用沙炒,使其膨脹,篩去沙子,便成“炒米”。吃時,可以干食,也可以用開水放糖泡食,其味又酥又甜又香。
糯米打糍粑
在土寨苗鄉(xiāng),普遍流行著一種過年“打粑粑”的習俗。粑粑,有純糯米做的,有小米做的,也有糯米與小米拌和做的,還有包米與糯米拌和打成的。此外,還用粘米與糯米磨成粉,倒在一種用木雕模做的,模內刻有圖案花紋,俗稱“脫粑”。有些愛講究的土家人,還用蓼竹葉包成1對1對的,在粑粑內放有芝麻和糖,吃起來又甜又香,俗名叫“蓼葉子粑粑”。
土家人民素有“二十八,打粑粑”的說法。每逢春節(jié)來臨,農(nóng)歷臘月末,家家都要打糯米糍粑,所謂打糯米糍粑,據(jù)當?shù)剜l(xiāng)土志書記載:“系糯米飯就石槽中杵如泥,壓成團形,形如滿月。大者直徑約尺5,尋常者約4寸許,3至8分厚不等!贝蚺疵佐亵问且豁梽趧訌姸容^大的體力活,一般都是后生男子漢打,兩個人對站,先揉后打,即使冰雪天也要出一身汗。做粑粑也很講究,手粘蜂臘或茶油,先出砣,后用手或木板壓,要做得玉圓光滑,講究美觀。
吃粑粑也有學問,一般是用炭火烤,叫燒粑粑,用青菜湯下粑粑片,叫煮粑粑,與臘肉炒,叫炒粑粑。粑粑做得多,一時吃不完的就用清水浸泡在水缸內,這樣可以儲藏2、3個月不壞,到插秧時候有粑粑吃。
名菜娃娃魚
娃娃魚(書名“大鯢”)是武陵源的特產(chǎn),也是名菜。傳統(tǒng)的吃法是:先將鮮魚去掉溜滑的沾液,再開腸破肚,取出雜質,然后切成小塊,洗凈,再用植物油翻炒,加湯,放入姜片、蔥把、食鹽、醬油等佐料,這種吃法叫“小炒黃燜”。再一種吃法是用砂鍋清燉,放入佐料。兩種吃法都好,都很鮮美,營養(yǎng)也非常豐富。
娃娃魚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,雖然是美食,但禁止亂捕亂殺。武陵源有少量人工喂養(yǎng)的應市。
一年四季賞野果
在武陵源的風景區(qū)內,可以毫不夸張地說,遍地是野果,月月有山珍。到這里旅游,一年四季都可以吃到鮮野果,比如,正月有“灑冰涼果”,二月有“棒奶果”,三月吃草莓(當?shù)厮追Q“泡”),四月吃枇杷,五月吃櫻桃,六月吃山桃,七月吃野梨,八月吃陽桃(即獼猴桃),九月吃板栗與野荔枝,十月吃臘叭瓜,冬月吃丁香柿子,臘月吃救兵糧果(俗稱“木瓜子”),等等。
此外,“霜降”以后,還可以吃茶包和松針上結的白糖這種“松白糖”,晶瑩透亮,甜度特高,如能巧遇,實乃口福。